首页

扶桑女王s

时间:2025-05-24 16:56:49 作者:外籍医生阿马尔获“西湖友谊奖”:架起中外医疗桥梁 浏览量:59234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德国汉学家叶翰谈中国古典:传承与时代并进

  中新社记者 罗海兵

  聚焦“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了出席大会的德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汉学研究所所长叶翰(Hans van Ess)教授。

  “从事于古典研究,也要顺应时代变化。”在古典学与中国古典传统的比较研究中,叶翰指出,翻译和阅读是进行古典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谈及古典学的发展趋势,他认为,西方将会更加重视中国古典学。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曾出版多本关于道家、儒家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和历史学的著作。在阅读过的中国古籍中,您最喜欢哪一部?

  叶翰:我最喜欢的书是司马迁的《史记》。我记得1984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是为了参加一个短期培训班。当时我在北京大学书店里买了一套《史记》,其中的每一篇我都看过了三四遍,导致现在有很多页都已经脱落了。

  我认为中国所有书写历史的传统都是从《史记》开始的,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趣。此外,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包括了批评、讽刺、幽默等。很多西方人可能并不了解这些内容,甚至很多中国人也可能都未注意到,但如果仔细阅读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很多人们尚未发现的内容。

视频:外国古典学家最爱哪本中国古籍?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您从事汉学研究并不只追溯过往,而会把古典精华和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在研究中国古典传统时,您认为其中有哪些思想或理念与当代社会特别契合,可以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启示?

  叶翰:按照我的看法,《史记》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跟随时间一起变化”,这个观点即便在今天也非常重要,即所谓“与时俱进”。我们不能一味遵从古代传统,即便我们今天仍可以从古代学习到很多,但也要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跟古代并不一样,所以要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

  之所以提到这一点,是因为很多西方人都以为中国传统非常守旧,只一味说古代中国什么都好。实际上中国并非如此。司马迁一直在告诫我们,能够跟随时代变化的人,最后一定过得比不知变通的人要好。

  中新社记者:在您以往的研究中,是否进行过西方古典学与中国古典传统的比较研究?如何看待当代的古典学研究?

  叶翰:从我现有的知识来判断,古希腊的古典哲学更倾向于系统化,但中国的古典传统未必有一个很明确的系统。中国的古典传统一般采用经和传的方式来进行注解,这跟古希腊的情形完全不同。很多中国古代典籍一开始会有一部分篇幅很短的内容,虽然系统但并不易读懂。在这段系统化的描写之后,作者会讲述一些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主旨就是为了解释前面所讲述的那些内容。这种书写形式在中国古典传统中是很常见的。

  每一个传统都有属于自己的古典,这是每一种文化自己特有的积淀。所有的古典背后,都有一种语言,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我觉得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因为当你翻译一本古书的时候,就需要开始认真阅读这本书,仅仅翻看远远不如进行一次翻译。这一点对我们西方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们需要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传统、古典。我们要把这些古代典籍翻译成自己的语言,由此这个世界才会开始互相交流——一种真正深入的文化交流互鉴。

  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有效交流实际上并不多,很多人只是去欧洲旅游,或者来看看中国是怎样的。这虽有帮助,但真正能够相互理解的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少之又少,所以我觉得古典研究非常重要。作为学者,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翻译工作来促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

  我知道有一些学者认为,阐释每个民族的传统都需要尽可能地保留该民族自己的语言,而不是把重要的字词都翻译成其他语言。实际上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我们应该把那些重要的概念也翻译成西方的语言。因为如果缺乏精准的翻译,西方读者会觉得太过抽象。而我们的工作就是真正理解这些文字所要描述的内容,再把这些内容翻译成我们自己的语言。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未来古典学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古典学将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并继续发展?

  叶翰:中国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年轻人往往对中国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想去了解中国为什么会实现快速发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却不容易着手开展,因为西方很多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经常会涉及一些负面的消息。我们需要找到其他的途径来告诉西方社会,为什么了解中国那么重要。像世界古典学大会这样的学术研讨会,西方也应该举办。目前在西方的古典学或哲学领域中,这样的交流还比较少见,而在中国则会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在西方开展更多活动,来介绍中国文化。

11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上,叶翰向与会者分享古典学研究成果。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现在西方跟中国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因此我们大学招生也不太容易。以前我作为学生在汉堡大学学习时,第一个学期,学生就有100多人,但现在可能只有50个学生。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很多以前研究中国古典传统的汉学专业,现在都变成了研究中国当代经济或政治的专业。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可惜的是很多大学都会误以为中国古典的学问没用了,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现象,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态度。了解中国的当代发展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发展也建立在一个古代中国的基础之上。中国人尊重我们西方的古典学,我们也要尊重中国的古典传统。目前西方很多大学都还没有这个想法,但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些改变。

  当然现在西方人文科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方说在德国的大学中进行法国古典研究的学生也特别少。不过,我对此还是持乐观态度,我觉得未来有一天,西方也会开始进行这项工作,尽管目前不能确定何时开始,但无疑我们一定要推进。

  中新社记者:在数字化背景下,您认为中国古典学应如何发挥作用,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叶翰:我留意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对数字信息等方面的内容非常熟悉,这在全世界都一样。今年中国有一款游戏《黑神话:悟空》非常出圈,这就是以《西游记》为故事原型,以现代的方式告诉西方人,中国过去有着怎样的传统。另一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有类似的游戏作品。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我们要告诉年轻人,网络游戏是一码事,真正的文学作品是另一码事,后者还要复杂得多。

  我有很多学生最初是通过网络游戏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继而才有兴趣来学习汉学。在当今的世界,我们这些大学教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承认AI等新兴工具并对之加以应用。我们还要提醒学生们注意,运用自己的头脑也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学生一旦认为电脑比人可靠,就会百分百信任,但电脑有时也犯错误。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以前学习汉语时,并没有现代工具可以借用,而如今在手机上很快就可以查到中国的字词。其实即便没有这些工具,比如没有电脑,我还是会讲汉语,也能读懂中文。但现在的外国学生们一直依赖于电脑,自己缺乏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外籍嘉宾通过体验木板水印技艺了解中国文化。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中新社记者:如果给西方年轻人推荐一些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您会推荐哪些内容?

  叶翰:我觉得蒲松龄的作品比较容易阅读,比如《聊斋志异》。唐代的传奇故事也较为通俗易懂。但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想要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深入一点的书便是《红楼梦》。《红楼梦》里面的内容特别丰富,如果他们真正看完《红楼梦》,就会吸收许多知识。按照我的看法,更难阅读的典籍应该是《论语》。因为《论语》中的语句,很多西方人觉得自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往往是运用西方的文化思维去阅读、理解《论语》的。

  去年我出版了一部《论语》德语译本。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西方的译者都把“仁”这个词翻译成benevolence(仁慈),但实际上《论语》中的“仁”在很多语境下都并非这个意思,它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含义。比如,“仁”强调“仁者爱人”,即如何跟别人进行交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比如“仁”与“礼”密切相关,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即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恢复周礼来实现“仁”。像这些内容,到目前为止,在西方并没有很多人理解,甚至连中国人也未必完全知晓。(完)

  受访者简介:

叶翰。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叶翰(Hans van Ess),德国慕尼黑大学副校长、汉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斯·韦伯基金会前主席。曾于1986年至1988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做研究员,随后在德国汉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出版过多本关于道家、儒家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和历史学的著作,同时服务于多个学术出版物的编辑委员会。主要著作有:《内部与外部:早期史学作品<史记>的研究方法》(Views from Within; Views from Beyond. Approaches to the Shiji as an Early Work of Historiography),《<报任安书>:司马迁的遗产》(The Letter To Ren An. Sima Qian’s Legacy)等。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勤春来早 黑龙江按下备春耕“快捷键”

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滇西北四州市,自古以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往,白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汉族等各民族融合发展,谱写了共同团结进步的绚丽篇章。2023年10月,大理丽江迪庆联合加快推动滇西北旅游高质量转型升级第一次协作联席会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召开。

8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维持在4.2%不变 1年期降10个基点

市生态环境局和市住建委、市税务局共同研究推出了配套鼓励政策,加快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推广应用。及时将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项目纳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先进项目,税务部门按照50%比例减免扬尘环境保护税。

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郭帆被“双开”

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阐明“真理”,让青年学生“听了信”。形式服务于内容,在思政课上讲故事,是为了让道理简单明了、易于接受。将故事赋予思想和哲理,可以在生动之余愈发走向深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力量。因此,讲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关键是要将故事背后蕴含的思想讲出来。要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合理性、主体性、超越性讲清楚;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探索和奋斗讲清楚;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新范式、新理论、新图景讲清楚。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思政课教学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青年学生才能学得准、听了信。同时,讲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还要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作为重要题材,将变化和发展讲清楚,让青年学生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瞩目成就与巨大魅力,让思政课的道理说到人的心坎上。

中国财政部规范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

10月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篮球半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中国队100比44战胜朝鲜队晋级决赛。图为中国队球员李缘(右)在比赛中进攻。

国台办:美方所谓“与台湾关系法”是完全错误和非法、无效的

  徐波: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从6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之日起,就已经奠定了中法两国关系的基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